当前位置:

下足“绣花”功夫 优化营商环境

日期:2024-06-19 10:35

  今年来,市城管委紧紧围绕宜昌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建设,发挥自身优势,下足“绣花”功夫,狠抓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以城市管理“小切口”,服务优化营商“大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

  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制定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计划,持续推行无证明城市、证照分离、并联审批、告知承诺、招牌备案、帮办代办、一事联办、包容审慎监管等改革,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行智慧审批,开展线上线下双重受理,减少企业跑动次数,主动靠前服务,不断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时限,有效提升服务质量。上半年,市级城管部门共办理户外广告设置许可36件、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5件、架设管线许可2件、特殊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许可1件,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转变执法理念,提升执法效能。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实现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全覆盖。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政务服务领域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法规规章清理,督促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进一步规范适用并公开城管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探索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推行涉企案件合议会议制度。通过完善执法制度、推行柔性执法、加强智慧监管平台管理、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社会信用监督多措并举主动接受市场主体监督,让执法更加透明。持续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成果,开展城管执法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加强市容管控,维护城市环境。坚持日常监管与快速反应相结合,专项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开展违法建设、户外广告店招、施工围挡、铁路沿线环境、流浪犬患、不文明施工专项整治,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成立服务专班,按照“定区域、定时段、定品种、定责任、定标准”的“五定”管理标准,不占车道、不挡通道、不压盲道、不直排油烟、不生噪声、不扰居民的“六不”管理原则,做好市容秩序、垃圾分类、污水排放、餐饮油烟等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外摆区域市容有序、环境整洁,为城市增加和谐的烟火气。延长夜市周边公共厕所保洁时间,提升市民如厕舒适度。加强大型商业综合体及夜市生活垃圾收运频次,增设夜间餐厨垃圾收运班次,确保餐厨垃圾日产日清。

  积极宣传引导,营造法治氛围。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八五”普法工作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完善单位党支部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加强宪法、民法典、党章等法规学习教育。开展行政法规培训,组织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法律六进,利用优化营商环境宣讲会、走进执法管理现场等机会,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及有关公平竞争政策知识。同时,积极探索“城管+社区”工作机制,组织执法人员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法治惠民惠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