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中心: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
针对“停车难”问题,宜昌市自2021年开展“停车惠民”专项行动,提出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运用场景,全面提升停车体验。
增加公共停车泊位总量。先后开展了两轮公共停车场建设行动,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95万个,目前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泊位比提高到1:1.11。结合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拆违腾退等,梳理城市金角银边、灰色空间、低效用地等空间资源,“见缝插针”推进实施停车场建设,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激活存量停车资源潜力。以“时间”换“空间”,利用使用时段差异盘活“沉睡”停车资源。城区具备条件的13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内部使用的停车场,约3500个泊位实行双休日、节假日及工作日夜间常态化对外开放,存量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今年来,进一步创新共享模式,搭建机关单位与老旧小区之间“定制化”包月停车平台,让供需匹配更加精准,极力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发布全市车位信息“一张网”。针对各停车场经营主体顾虑问题,制定“不改变经营模式、不影响既得收益、不增加成本负担”的“三不”稳企惠民政策,扫除“全市一个停车场”联网最大障碍。目前全市2700多个停车场43万多个泊位数据信息已接入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车主通过“宜昌城市停车”APP可实现“找停车场、空位查询、收费标准查询、一键导航、无感支付、先离后付”等服务功能。目前平台注册用户目前已达到69万人。
开展多样化停车惠民活动。结合各类停车资源使用特性,分类推进实施停车惠民活动:针对城市道路上设置的临时停车位,实行晚8点后的夜间免费停车,形成对周边夜市经济、老旧小区停车需求的有效补充。针对公园及文体场馆类停车场市民使用特点,将首停免费时长由30分钟延长至2小时,减少市民出行顾虑。在法定节假日、中高考及大型社会性活动期间,组织停车运营企业常态化开展免费停车活动,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