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夷陵区:放大综合执法改革示范效应 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日期:2024-10-16 15:43

  2020年以来,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倡导“店小二”服务精神和“721工作法”,从建章立制、执法服务、督办考核等层面破题,推动构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全区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先后获评“第三届湖北改革奖(单位奖)”、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

  一、突破改革难点,让行政执法更优。理顺监管与执法的关系,市政府出台《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一对多”工作机制管理办法》,区内建立行政执法协作细则,制定《常发行政处罚事项职责边界清单》,明晰30类常发违法事项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建立事前通报、事中沟通、事后反馈的执法协作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调联动执法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管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三级案件审核程序,统一适用自由裁量权,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意识明显增强,听证、复议、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0%,案件质量稳步提升。改革以来,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配合,围绕重点领域查办普通程序案件5828件,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2023年11月,夷陵区推行大综合县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获评湖北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二、制定“四张清单”,让执法服务更实。发挥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体制优势,综合运用法律条文,有效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一事多罚等现象发生,行政执法实现公平公正。统一自由裁量权,建立柔性执法机制,推行“首违免罚”制度,明确17类50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制定行政执法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免强制等“四张清单”,践行“两书”同达工作制度,允许市场主体自我纠偏、信用修复,惠及市场主体2273家,提升了市场主体和群众法治获得感。协助稻花香、均瑶、娃哈哈等重点企业开展区内外打假行动,变过去企业向市场监管、公安、检验检测等部门多头申请、多头执法,为区综合执法局一家受理、相关部门共同办理的格局,极大减轻市场主体维权成本,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上亿元,大幅提升维权效率。新闻稿《湖北夷陵:综合执法“首违不罚”优化营商环境》被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新华社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发布。

  三、疏通审批堵点,让登记服务更快。深化“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推行“容缺审批”,对10类21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制定《行政许可容缺事项清单》,对申办人不能当场提交的部分申请材料,可在勘测现场后补齐。固化审批流程和申请材料,全部实行并联审批,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办事时间,按法定和承诺时限做到审批服务“零超时”,确保即办件占比达27%,承诺件减时限达75%。对户外广告设置、市容占道等审批事项第一时间现场踏勘、签署意见,减少流转环节和时间。对招商引资项目、重点企业特事特办,提供“保姆式”服务,引导企业和办事群众开展“好差评”,对出现差评的事项限期整改反馈到位,实现企业和办事群众满意率100%。

  四、消除治队痛点,让干部队伍更廉。全力推进执法人员专业化能力建设,利用在线培训、穿插组训、现场拉练等方式,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素质能力。持续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强化行政执法的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组织督查专班开展专项督查,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重点打击在为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行为,着力营造公正理性的执法环境。定期征求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群众评价意见,严格执行涉企会议、调研归口报批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畅通企业和群众诉求和权益保护的反映渠道。2023年,夷陵区综合执法局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2023年度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